纵贯江西的千里赣江浩荡碧波,给中游岸边的吉安古城,带来了商贾云集的经济繁荣,也催生了文化的兴盛。从宋代开始,城里陆续兴建府县学宫和多座书院,崇文重教的传统代代传承。沧海桑田,这些学宫和书院逐渐消失,而培育文天祥的白鹭洲书院,却历经770多年的风雨依然矗立。
“春水引行舟,桃花夹岸流。沙明群鹭白,雨过万峰幽。”明代名士邹元标描写的白鹭洲,像一块翡翠镶嵌在浩浩赣水之中,喧闹都市旁的这方净土显得格外静谧和清幽。公元1241年,吉州知军江万里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,在此创办书院,从此这里成为吉安的重要地标和文化旗帜,成为士民心中的教育殿堂。
700多年来,白鹭洲书院遭受特大水灾6次,3次毁于战乱。屡建屡毁,屡毁屡建,吉安人锲而不舍地修复、改建、重建书院20多次,这在古代名书院中极为少见,堪称中华教育史上的奇迹。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,多少古书院销声匿迹,而白鹭洲书院却屡经劫难而存,证明了书院在吉安教育史上的崇高地位,展现了吉安人对文化的敬仰和坚韧不拔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。
白鹭洲风月楼下,有块祈阳石碑,刻着“古吉台”三字,这是洲上最有价值的文物,见证了书院最重要的一次修复。明代万历十九年(1591年),汪可受任吉安知府,刚上任就去白鹭洲察看,当时书院只剩残垣断壁,一片荒芜。部属告诉他,书院一两百年间命运多舛,被元兵烧毁,多次修复都被洪水冲毁,只好把书院迁到城里,辗转城西又迁城北。汪知府决定在旧址重建。为解决水患,在洲西北外围用石块垒筑堤墙,称作“永堤”,防止水流冲刷;用石块垫底,填土抬高洲尾地基,称为“吉台”,在高台上建堂阁、亭楼、号舍、牌坊,再筑“内堤”以护房舍;又请名师,定院规,增学田,书院焕然一新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,兴建云章阁、风月楼、道心堂、六君子祠、斋舍等百余间,是院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修复,主要建筑幸存至今。《白鹭洲书院志》里,记载了府县官员、乡绅名士、市民百姓捐献财物修建书院和资助办学的大量事例,像阵阵春雨滋润沃土,抚慰着人心。捐献善行不胜枚举,清道光八年(1828年),庐陵县钓源村欧阳慎捐献二万余金重建被洪水冲毁的书院;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将书院迁回洲上时,庐陵县富商胡日升,捐献三万金独资重建,吉安府赠送“饰馆储英”鎏金匾予以褒奖。从显官名宦儒士到平民百姓,共同谱写捐资办学、崇文兴教的佳话,书香在义行善举的良风美俗中代代传扬。
为什么吉安人不畏艰难、矢志不渝地屡次修建白鹭洲书院?为什么那么多年来官民自告奋勇捐献财物?因为它是一座文化丰碑,一杆领航的旗幡,集中体现了“文章节义”这一庐陵文化的重要特征,是地方文明史上的精神高地,寄托着无数吉安人的追求和理想。
“鹭飞振振兮,不与波上下;地活泼泼兮,无分水东西。”这是白鹭洲书院里,清代江西最后一位状元、书院山长刘绎书写的楹联。“鹭飞振振”,寓意学子们像纯洁的白鹭,以远大的志向勇敢地飞向蓝天,“不与波上下”,就是不随波逐流,坚守气节,保持心中的信念;下联似乎是描写白鹭洲的环境,实际意为扎根于万物萌动的沃土,不固步自封,吸收各种知识营养修炼品行,提高自己。
立志、养气、修身,是白鹭洲书院的办学宗旨和鲜明特色,成为书院的文化传统。书院以此来教化和塑造学生,像一根红线,穿过历史的风云,连接古今,历久弥新。创办书院的江万里,号古心,江西都昌县人。办学之初他自任山长,教导学子立下忠于国家和民族、胸怀天下的大志,修炼良好的气节操守。这位吉州最高长官,经常亲自授课,与学子们相处融洽,“载色载笑,从容于水竹间”,寓教于乐,也自得其乐。江万里离开吉州后,仍然牵挂庐陵,只要见到江西人,他就要打听:“庐陵得士否?”白鹭洲书院更使他不能忘怀,因为是他事业和精神之所在。他曾说过“平生士气之乐,惟鹭洲一事”。
最使江万里激动的,是文天祥在宝祐四年(1256年)高中状元。他是书院创办者,感到由衷的兴奋,并留下了一段师生交往的佳话。文天祥在书院求学时,江万里早已调离吉州,没能赶上做他的学生聆听教诲,只能称再传弟子,文天祥尊江万里为太老师。文天祥性格刚直,蔑视权贵,敢于和奸佞作斗争,因而屡遭朝中小人的暗算和陷害,多次被罢官回家,壮志难酬。江万里了解自己的弟子,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了文天祥有力的支持和帮助。咸淳五年(1269年),江万里任左丞相兼枢密使,成为朝廷的重臣。当时文天祥正闲居文山,江万里荐举起用他为知宁国府。由于政绩显著,第二年正月便调往京城任要职。咸淳九年(1273年),文天祥接受了湖南提刑的任命,再次出山为国效力。文天祥拜会日夜思念的太老师。师生相见,自然有很多话要说。当时朝廷风雨飘摇,内忧外患。他们在一起议论国家大事,不免感慨万千。江万里语重心长地对文天祥说,我年老了,看当今天下时事,一定有大的变故。我接触过许多人,不少令人失望,救国的希望就在于你了。
这次会见,对文天祥影响极大。在以后的抗元斗争中,他始终牢记太老师的教诲与期望,自觉地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任,不屈不挠,为之奋斗不止。德祐元年(1275年)二月,元兵侵占饶州,江万里拒不投降,率家人跳入止水英勇殉难。8年后的至元二十年(1283年)一月,文天祥像先师那样舍生取义,一腔热血染红了燕京寒冬大地。师生二人,人品相似,浩然正气共存于天地间。江万里的精神和人品,春风化雨,久久地滋养着书院,滋润着庐陵大地。
白鹭洲书院的历任山长,无一不是正人正己的名儒,以培育志高气正的学子为己任。第二任山长欧阳守道便是典型。文天祥祭悼这位最尊敬的师长时说, 欧阳先生对学生关怀备至,“常恐一人寒,常恐一人饥”“先生爱某如子弟”,是“横经论道,一世宗师”“先生之风,可使懦夫立也”。欧阳守道要求学子修养浩然之气,说养气必先立志,不是富贵之志,而是圣贤之志,不能因为遇到困厄而改变。他把磨砺气节比作训练婴儿站立,需无数次跌倒又站起来,气力足了就不会再跌倒,人的气节也应这样养成。这“气”就是志气、骨气和豪气,“节”就是道德操守。他还强调道德重于科举,节义胜过文章,育人必须以德为先,品为重。这种教育思想,一直贯穿书院数百年办学的始终,抚育了一批批匡时济世、大义凛然的庐陵俊杰。
书院学子邓光荐投身抗元战斗,宋军崖山战败,投海两次都被捞起,拒绝劝降,被押北上。他第一个为文天祥立传,颂扬其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。刘辰翁在宋代灭亡后坚守民族气节,决不任元朝官职,隐居家乡写作大量思念故国的词作,为我国文学宝库贡献了精品。
祭祀先贤名儒,是白鹭洲书院道德教育的重要措施。江万里创办书院时,就设立“六君子祠”祭祀理学大师朱熹、周敦颐、二程等。此后,立祠坊纪念先贤成为不绝的传统。明清之际书院多次修复重建,都会兴建理学、忠节、名臣等牌坊,建专祠祭祀江万里、王阳明等。在先贤祠里供奉庐陵“五忠一节”欧阳修、杨万里、胡铨、周必大、杨邦乂、文天祥,后来扩展到名宦乡贤、各县的忠臣义士,定时祭祀,使学子们见贤思齐,传承“文章节义并重”的庐陵人文精神。
史志文献里存录了白鹭洲书院若干馆例条规,对诵读、体察、作文、课试等环节严格管理,但与官办的府县学固化的方式有别,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和多样,往往通过会课、讲学、辩论、课外活动、刻书等形式传道教化,砥砺气节品行。有充满“正能量”的办学宗旨,有名师的教导,有激励学生和管理的有效方式,有优美的环境,白鹭洲书院人才辈出就顺理成章了。于是,有了文天祥高中状元和诸多学子金榜题名的殊荣,有了理宗皇帝赐以书院匾额的尊贵,有了江西三大书院之一的品牌,树起了引领吉安学风文风的标杆。
清代末年,时局内外交困,白鹭洲书院日趋衰落。状元刘绎出任末代山长,先后近30年。这位满腹经纶的名儒,辞官回到故土教书育人,传承先贤遗风,编修院志,刻印名著,使书院重现光辉。1903年,白鹭洲书院改为吉安府中学堂,开启了现代学校的进程。110多年来,白鹭洲书院先后改称省立中学和吉安高中、七中等名称,1980年改称白鹭洲中学。不管名称如何改变,校舍如何扩建,文化基因依然传承不息,正如山长刘绎撰写的楹联所言:“陵 谷经几迁,此地依然为砥柱;江河同万古,斯文有幸见回澜”。
“崇尚气节,建功立业”。这是白鹭洲中学的校训,也是古书院的文化传统和吉安人文精神的典型特征。受白鹭洲书香熏陶的无数学子,像一羽羽振飞的白鹭,遨游蓝天,昂然向上,奋发进取。他们忠于国家和民族,为社会文明进步贡献聪明才智,唱响不凡的人生之歌。
从2014年始,白鹭洲再次进行大规模的修复,修建了防护石堤、环洲通道,按清末的格局重建牌坊、凤凰亭和号舍,竖立名人雕像,修葺云章阁、风云楼等文物,在中山院展示书院的发展史,古老的书院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(李梦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