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廉政教育 > 清风文苑
【学讲话·品典故】夫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
时间:2018年01月22日

 

  【讲话原文】 

 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,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。“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。”各国国情不同,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,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,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、文化传统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、渐进改进、内生性演化的结果。

  ——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(2014年9月5日) 

  【出处】 

  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
  【原典】 

  曰:“夫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。或相倍蓰,或相什百,或相千万。子比而同之,是乱天下也。巨屦小屦同贾,人岂为之哉?从许子之道,相率而为伪者也,恶能治国家?”

  【释义】 

  孟子说:“夫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”,意思是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,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。他指出,物品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、五倍(蓰:五倍),有的相差十倍、百倍,有的甚至相差千倍、万倍,倘若你将它们等同看待,就是扰乱天下。为此,他举例说,如果巨屦(做工粗糙的鞋)与小屦(做工精细的鞋)同样价钱,人们难道会同意吗?后朱熹注曰:“孟子言物之不齐,乃其自然之理。”世界上的事物各有差异,这就是自然的规律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、博鳌亚洲论坛的演讲及接受《华尔街日报》采访等多个场合引用过这句古语。经典的语句一再提及,其中蕴含的求同存异的态度、包容并蓄的精神一直不变:不管说的是儒家思想还是中国道路,政治制度还是人类文明,表达的都是“多样性”的内涵。从中国学术思想史看,既有在积极有为里体现担当意识的儒家,也有在清静无为中实现超脱精神的道家,还有墨家、法家、兵家等等,如此百家争鸣,才有了学术文化的繁荣;从中国文学史看,以唐诗为例,正是因为有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的大气磅礴、瑰丽奔放,又同时有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的沉郁顿挫、悲怆忧思,才能真正以文传情、以文化人、文以载道;从人类文明史看,既有卢浮宫也有故宫,既有金字塔也有大雁塔,各国有各国的历史、国情、体制,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,“不同国家、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,只有姹紫嫣红之别,而无高低优劣之分”。正是包容多元多样的文化,才让我们的世界更精彩;正是包容各有特点的制度,才让世界各国得以求同存异、协同发展、美美与共。从政治到文化,从制度到历史,只有认识到差别,才能真正尊重别人、坚持自己。(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)

 
关于我们 | 使用帮助 | 法律声明 | 隐私声明
中共鹰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鹰潭市监察委员会 备案许可证编号:赣ICP备05005847号
地址:江西省鹰潭市梅园新区府前路1号   联系电话:(0701)6440725 6440950
E_mail:sjwxjyjs@163.com  维护:sjwxjyjs@163.com 建议使用1280*800分辨率